本專業适應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按照“以就業為導向,以服務為宗旨”的要求,培養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和職業精神,掌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環境空間方案創意、制作、施工和管理的專業技能,從事室内外裝飾設計、家具陳設設計、景觀園林設計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居住空間設計、公共空間設計、景觀設計初步、軟裝設計、展示設計、裝飾材料與施工工藝、AutoCAD工程制圖、3ds max空間設計、Sketchup設計等室内外環境設計的專業課程。
本專業适合對空間造型、創意、陳設等感興趣,思維活躍,具備一定的美術功底,具有良好的空間想象力的學生學習。
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始終堅持以培養高技能人才為指導,以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理念為主導,銳意創新;緊密結合市場設計人才的需求,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培養與社會要求相适應的德藝雙馨的高技能藝術設計人才。專業學習突出對專業知識、專業設計技能、專業藝術修養、專業素質四大方面能力的提升。課程設置中主要突出基礎手繪創作課程、設計軟件制作課程、室内環境設計課程與室外環境設計教學課程、設計實訓課程的全方位專業學習,專業特色鮮明。
實習實訓基地建設
1. 校内實訓基地:環境設計專業校内實訓基地包括專業畫室2間,多媒體教室和筆記本機房7個、平面媒體實訓室、環境設計裝飾材料實訓室、環境設計工作室、攝影攝像實訓室、陶藝工作室、作品陳列室,學生可跟随專業教師進行各類設計實踐訓練,對外承接校外項目,且可參與學術調研活動,真正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技能。
2. 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産、學”一體化的方式能夠縮短學校與企業之間對人才培養的差距,是提高學生專業實踐能力最有效的一種途徑。鑒于此,環境設計專業大力開展校企合作工作,通過多種渠道聯系行業、企業,開展校企合作項目,豐富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目前共有校外實訓基地10餘家,主要為學生提供企業實習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讓學生了解行業的發展動态,企業的發展方向,崗位的需求情況等,為學生的專業發展及就業規劃提供專業實踐平台。
實踐教學體系建設
1.學産研協同育人機制:一是從校内課堂出發,改革課堂的教學内容和教學模式,采用科研與教學結合來豐富教學内涵。二是與校外企業實現校企共建課堂、協同育人的做法,借助行業中成熟的設計平台,聘請企業講師進行授課,帶動學生參與企業實踐,實現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1)将科研項目引入課堂教學,豐富課程内涵:在教學過程中嘗試将教學與科研相結合,以科研促進教學改革,提升課程的專業内涵,拓展專業外延,讓學生學會關注學科前沿,了解學科動态,保有創新和思考的良好習慣。讓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反思科研的問題,提高科研項目的實際應用能力。采用将科研熱點引入課程教學和專業教師科研項目引入課程教學兩種方式展開。
(2)深化校企合作層次,實現校企協同育人:環境設計專業在學院的多方協調與努力下與“中國設計力量”協會組織建立長期校企合作,實現校企共建課堂及協同育人的合作方式。引進行業設計平台,聘請“中國設計力量”六位設計總監為企業講師,與專業教師共同進行課程建設。
2.改革實踐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改革環境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豐富實踐教學手段,深化實踐教學層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理論知識與實踐環節穿插進行,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實踐的環節基本有幾下幾種模式:
一是課堂實踐環節。在課堂上針對所授知識點進行案例的操作及練習,起到鞏固知識點,檢驗學生接受程度的作用。
二是實踐大作業。針對階段所學知識布置設計類大作業,一般以虛拟課題或社會實踐項目為主,将設計項目引進課堂,讓學生根據所學進行設計方案的構思及制作,檢驗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三是外出考察及實踐。根據課程的不同階段,聯系課堂知識,進行有針對性的社會實踐調研及企業實踐,提高學生對課堂知識認知的直觀性,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本項實踐教學結果通過學生考察報告及課堂小組彙報體現,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提交考察報告,并制作考察PPT用作課堂彙報。 四是将設計大賽引入教學。大賽的引入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根據設計大賽主題進行專業知識的轉化與應用,提高學生對設計主題的解讀能力和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也在大賽的組織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五是實踐周及設計工作營。在學期末或者實踐性課程中引入企業項目,開展企業設計工作營,引進企業導師,進行實際設計項目的制作,帶領學生熟悉設計的流程及制作技巧、施工工藝,提高學校與企業對接的效果。
畢業生根據專業學習可分為二大就業方向:一是以室内環境設計為就業方向的畢業生,選擇民用建築設計部門、建築科學研究部門、室内設計、裝飾、裝修公司從事設計和研究工作;二是以室外環境設計為就業方向的畢業生,選擇環境、園林研究設計部門、城市規劃設計部門、景觀設計等公司從事設計和研究工作。